一、再婚夫妻的共同财产如何分配
再婚夫妻共同财产分配,有约定从约定。无约定时,依《民法典》规定,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
共同财产一般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的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;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;知识产权的收益等。
若一方存在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,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,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,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。离婚后,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,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。
二、再婚夫妻的财产问题怎么处理
再婚夫妻财产处理分婚前与婚后。婚前财产属个人财产,各自归个人所有,不因结婚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,除非有书面约定。
婚后财产,若无特别约定,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。共同财产在离婚分割时通常遵循均等分割原则,但会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。若一方有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,在分割时可少分或不分。
再婚夫妻可通过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内财产协议,对婚前及婚后财产归属、管理、使用、收益、处分等进行约定,以明确财产权益,避免日后纠纷。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,且内容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
三、再婚夫妻的婚前财产怎样分配
再婚夫妻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,一般不参与分配。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。
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特别约定,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对方的婚前财产。不过,如果双方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婚前财产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,应按照协议处理。另外,若婚前财产在婚后发生形态变化,如婚前房产婚后出售再购新房,需明确资金来源和产权登记等情况,确定是否属于个人财产。若涉及财产混同难以区分,可能会引发争议,需结合具体证据判定。